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为何进入顿巴斯后,乌克兰溃不成军,无法重现“钢铁厂”战例 ...

幺幺素微 2023-10-2 09:51 121人围观 军事快讯

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,发生过很多“防御作战”的典型案例,例如在马里乌波尔地区“钢铁厂”,亚速营采取龟缩在地下堡垒,通过一些“手段”同俄军进行极限拉扯,成功拖延了2个月的时间。但是在进入顿巴斯地区之后,乌军表现的不再那么顽强,双方的战斗中乌军不断后撤,连一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发生。为什么在北顿地区乌军溃不成军,无法重现“钢铁厂”的战例呢?

第一:当时“钢铁厂”之所以能够坚守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“偶然性”,众所周知在苏联时期,乌克兰是盟国之一,所以当时苏联花费了大力气打造地下堡垒,其标准是能够防御小型核弹轰炸。钢铁厂的地下堡垒足够坚固,给乌军防守部队提供足够的庇护。其次在双方爆发冲突之后,有大量的物质囤积在地下堡垒。乌克兰一方只需要“偷袭”就能拖住俄军,难度低而且成功率高。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,还有一部分则是亚速营的非人手段导致。

第二:亚速营作为极端武装,利用平民充当肉盾,导致俄军无法动用重火力,形成了投鼠忌器的局面。甚至一些灌水、烟熏等手段,也无法进行实施,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俄军无法对堡垒展开进攻。唯一的方式就是死守,等待地下堡垒的物资消耗殆尽。虽然亚速营的手段不人道,但是却有效的拖延了俄军的进攻步伐。硬生生凭借钢铁厂,拖住了俄军2个月的时间。最后甚至提出用“人质”交换物资的方式续命,把平民当做筹码进行交易。这一系列手段引发了国际声讨,导致乌克兰国家形象一落千丈。

第三:在进入顿巴斯地区之后,乌军失去了坚固的堡垒,并且因为俄军对后勤路线的“重点照顾”,导致前线物资匮乏,这种局面下很难进行坚守,只能对拼硬实力。而在这一关键时刻,基辅将精锐部队调走前往后方接受北约的培训,导致前线清一色的二线部队,甚至不少都是强行送上战场的平民。整体战斗素养低下,从而导致大量的投降事件出现,乌军为了保全有生力量,只能一再退让直到失去北顿和利西昌斯克。

最后一定程度上也是乌克兰预判失误,在俄军进军顿巴斯地区之后,基辅以为西方会送来大量的远程武器装备,以及必要的机械化部队,例如装甲车、坦克、自行火炮等。但结果是十几辆,即便是高端装备,但是数量太少无法影响到整体战局走向。而且西方注重强化乌克兰的防守能力,而基辅则希望乌军能够“战斗”,装备和战略部署不契合,导致最后变得不伦不类,想要进攻手中拿的却是防空导弹和防弹衣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小黑屋